硅酮密封膠有三種形式的開裂:內聚破壞,表現為膠接縫中間的裂紋;粘結失效,表現為膠接縫兩側的裂紋;混合破壞,表現為膠縫中間的裂紋和兩側的裂紋。下面的編輯器將解釋密封膠內聚失敗和粘合失敗的原因:
密封膠的內聚破壞通常表現為膠體中部的裂紋(固化后膠接處的密封劑稱為膠體),因為較薄的中間部是先破裂的。原因分析:
一、密封膠質量問題
1、隨著白油長時間的連續沉淀,會引起膠體的過度收縮,剛度增大和位移能力的喪失,不適應基體的熱脹冷縮的位移,引起開裂。
2、配方中的交聯劑含量少,不足以使密封膠反應形成理想的交聯網絡結構,并且存在結構缺陷,容易引起膠體開裂。
3、密封劑在有效期內不使用。
二、申請理由
1、接縫設計不合理,接縫寬度小于6mm,可能會導致開裂。
2、在施膠過程中形成大量氣泡很容易導致膠體破裂。
3、膠料厚度不均勻會很容易導致膠體在薄處破裂。
4、基材的表面溫度過高或過低時,膠水固化后容易開裂。
5、在固化過程中,當密封劑受到外力作用時,固化后容易導致凝膠破裂。
6、膠體在承受大的外力或基材的大變形(例如地震,臺風等)時可能會破裂。
7、當發生三面粘結現象時,密封膠可以承受的位移將被限制在原始設計位移的±15%以內,這很容易導致凝膠破裂。
三、適用性問題
1、所選密封膠的位移能力不能滿足接頭位移要求。
2、所選密封膠的模量不符合接頭要求。
3、粘結失敗。
粘合失敗是指密封劑與基材之間的粘合不良,從而導致密封效果差。通常表現為基材和密封膠的剝離。原因分析:
一、應用問題
1、基材表面清潔方法不當,清潔溶劑不當;
2、底材表面不夠清潔,不能滿足密封膠的要求;底材表面不易揮發,干燥;
3、底漆使用不當或底漆在使用前已過期;
4、底材表面底漆過多,施涂密封膠時底材表面不揮發,干燥;
5、施加密封劑期間,接口中的密封劑未完全壓實;
6、密封膠與基材之間的接觸面積太小,以至于無法確保密封膠與基材之間的粘附力(不合理的界面設計);
7、密封劑在固化過程中會受到外界影響,例如風荷載,基材的熱膨脹和收縮等;
8、施工期間,環境溫度低于5℃,這會導致基材表面凝結和結露。
二、適用性問題
1、石幕墻尚未經過污染測試,無法確定密封膠是否會污染基材;
2、在金屬和石材幕墻中使用酸性膠會導致膠與底材之間發生化學反應;
3、使用酸性膠水粘接玻璃幕墻中的玻璃和鋁型材,使用酸性膠水粘接涂層的玻璃表面會導致粘接失敗;
4、施工開始前沒有進行相容性測試或附著力測試,并且無法保證密封膠與基材的附著力。與密封劑化學上不兼容的裝配附件(例如:密封條,墊片,墊片條,固定塊等)與密封劑接觸會導致密封劑變色或使密封劑失去對基材的粘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