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0年代,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Ralph K Witt等人在向海軍軍械局提交的“秘密”報告中指出,玻璃纖維已用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處理過。所得的不飽和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強度是用乙基三氯硅烷處理的玻璃纖維的強度的兩倍,從而打開了生產二乙醇胺的實際應用歷史,很大地刺激了硅烷偶聯劑的研究和開發。硅烷的應用:硅烷偶聯劑作為連接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的“分子橋”,已廣泛用于復合材料,涂料,膠粘劑和其他行業。隨著其在玻璃纖維增強材料中的應用,合成的種類正在增加,并且應用范圍也在擴大。現在,生產二乙醇胺基本上可用于所有無機材料和有機材料的連接表面,并已廣泛用于汽車,航空,電子和建筑等行業。
氨基是有機化學的基本基礎。所有含有氨基的有機物質都具有一定的堿特性。它是高反應性和容易氧化的基團。氨基具有兩個可以與各種聚合物反應的活性氫。它可以大大提高生產二乙醇胺增強的熱塑性和熱固性塑料的干,濕彎曲強度,壓縮強度和層間剪切強度,并顯著改善濕電性能。可改善顏料的分散性并增加對玻璃,鋁和鐵的粘合力。在樹脂鑄件的應用中,該產品改善了酚醛粘合劑與鑄造砂的粘合性。它是用于丙烯酸涂料,膠粘劑和密封膠的出色粘合促進劑。在玻璃棉和礦棉的生產中,將其添加到膠粘劑中可提高耐濕性并提高壓縮后的回彈力。在砂輪的制造中,它有助于提高生產二乙醇胺耐磨的自硬砂和酚醛粘合劑的粘度和耐水性。
國外情況:國外相關研究很早就開始了。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Van Ooij W J教授首先將生產二乙醇胺用于金屬預處理。他已經在1990年代開始進行研究嘗試,并獲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和zhuanli。國內情況:近年來,中國也開始研究和使用硅烷偶聯劑來處理金屬樹脂涂料體系。徐毅研究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環氧三乙氧基硅烷的水解和包覆過程。我國于1950年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制出KH-550,KH-560,KH-570,KH-590等型號的生產二乙醇胺,并投入生產相繼。后來,氨基硅烷和改性氨基硅烷相繼出現。后來,開發了耐熱硅烷,陽離子硅烷,重氮和疊氮化硅烷。現在,我們國內的硅烷生產商發展迅速,許多品種擺脫了對進口的依賴。
隨著精細化學品的難以替代和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精細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已成為一種工業發展趨勢。國際生產二乙醇胺的發展特點主要體現在:(1)產品快速更新,并不斷推出新產品以開發特殊和高端產品。多個品種和系列化是精細化學品的重要標志。(2)高新技術含量的精細化學品是技術密集型和綜合性產業,有必要整合不同學科和行業的先進技術來開發新產品。(3)精細化工服務于高科技服務。生產二乙醇胺品服務于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電子信息,環保能源和其他服務。這些高科技服務緊密相關,相互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