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硅粘合劑一般可分為兩類:基于硅樹脂的粘合劑和基于硅橡膠的粘合劑。當使用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作為粘合劑時,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三乙基硅氧烷等)通常用作基礎材料,四烷氧基硅烷和四烷氧基鈦酸酯用作基礎材料。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特點和用途(1)該試劑具有高的結合強度,并具有優異的絕緣性,耐高低溫性,耐電暈性,耐水性,耐濕性和耐化學性。(2)該劑的使用溫度范圍廣,可在-60至500℃之間長時間使用。用作人造衛星,導彈和其他高溫部件的密封劑。
1、硅烷偶聯劑。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是一種輔助劑,可解決無機基材上涂層的更好附著力。然而,其在水中的差的穩定性限制了其在水性涂料工業中的應用。另外,一定的溫度可以達到良好的增粘效果,這也限制了其使用范圍。2、潤濕劑。潤濕劑主要是為了改善涂層的潤濕性能,以增強附著力。 3、氯化聚烯烴。PP和PE聚烯烴是非吸收性基材。表面光滑且難以粘附。表面處理過程麻煩,并且水性產品的商業化不好。容易缺貨等問題限制了其發展。4、交聯固化劑。在配方中引入固化劑可以增強成膜性能并改善涂層的附著力。然而,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還需要具有反應性基團,并且成品通常具有限制其發展的缺點。5、增粘助劑。引入對基材具有優異粘合性的特性樹脂,以改善涂層的粘合性能。
由于其結構特征,表面活性劑具有獨特的化學性質,可以廣泛用于各個領域。從下游需求市場來看,洗滌劑是表面活性劑重要的應用領域,占51%,其次是化妝品,紡織和食品工業,分別占11%,8%和6%。全球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消費市場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歐洲發達地區和南美大國。從年消費量的角度來看,亞洲所占比例較大,約占全球消費市場的40%,其中中國的消費量約占17%。北美和歐洲共同占據了全球市場的一半左右。隨著精細化學品的發展,客戶將對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更加多樣化和具體的要求。未來,表面活性劑行業將朝著更加專業化和定制化的發展方向發展。
硅烷偶聯劑是通過在氯鉑酸的催化下,添加氯仿硅(HSiCl3)和具有反應性基團的不飽和烯烴而得到的,然后進行醇解。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本質上是具有有機官能團的硅烷的一種。在其分子中,它還具有可與無機材料和有機材料化學鍵合的反應基團,用于化學鍵合。可以用通式Y(CH2)nSiX3表示,其中n = 0?3; X-可水解基團;可以與樹脂反應的Y-有機官能團。 X通常為氯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氧基等。當這些基團水解時,形成硅烷醇(Si(OH)3),其與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形成硅氧烷。 Y是乙烯基,氨基,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巰基或脲基。這些反應性基團可以與有機物質反應而鍵合。
1、將固定的酶附著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上;2、油井鉆探中的防砂;3、使磚石表面疏水;4、通過防止吸濕,熒光燈涂層具有較高的表面電阻;5、提高液相色譜柱中有機物相對于玻璃表面的吸濕性能。新開發的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重要應用是用于生產水交聯聚乙烯。該方法由美國的道康寧公司開發,并已商業化。近年來,在用有機硅乳液處理羊毛紡織品的國內實驗中,發現結合使用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有機硅乳液可以改善羊毛紡織品的耐磨性。
硅烷偶聯劑在膠粘劑行業中的具體應用如下:1、在結構粘合劑中,金屬和非金屬鍵合,如果使用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類增粘劑,它可以與金屬氧化物縮合或與另一種硅烷醇縮合,從而使硅原子與硅酮的表面緊密接觸。2、硅烷已在國內外廣泛用作玻璃纖維粘合的處理劑。它可以與界面發生化學反應,從而提高結合強度。3、對于橡膠和其他材料的粘合,硅烷增粘劑具有特殊功能。它明顯提高了各種橡膠與其他材料的粘合強度。4、有時可以用生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解決一般膠粘劑無法解決的粘結問題。